无论身在何处,听到熟悉的方言,一定是老乡,倍感亲切,这种方言代代相传,口口相授,有的正在逐步消失。《川渝方言俗语》一书,收录保存了我们西南地区特有的语言、乡音,是值得期待拥有的一本好书。
《川渝方言俗语》,蒲文常、胡传淮、岳敦云编著,765千字,小16开,815页,定价105元,2022年10月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。
《川渝方言俗语》封面
方言,即地方语言,又叫“土话”或“土音”,是区别于官方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。“方言”一词,就最早出自西汉蜀中成都扬雄的《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》一书,该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方言著作,在世界方言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。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,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。方言传递的是文化乡俗,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特色文脉。保护方言,就是留住乡音里的乡愁。
在岁月与文明的浸泡下,方言承载着本土文化的无穷魅力。一个方言可能传承一段历史,一句俗语或许代表一种智慧。曾几何时,方言的存废问题曾引起激烈争议,但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:推广普通话很重要,保护方言也很重要,普通话让你走得更远,方言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,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。
然而,语言是流动的。在多年的演化过程中,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流动,方言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。近几十年,是方言改变和消失的时期。这在年轻人中表现尤为明显。好多方言只有老年人才会说,而年轻人连自己本土方言都不会说甚至不知道了。方言在年轻人嘴里消失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。在方言日渐式微的今天,我们又会以何种方式记住乡愁,留下方言呢?
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总有乡愁需要守望。在方言急剧改变、消亡的时刻,编者历时10余年,广搜川渝滇黔及周边人们喜闻乐见的方言、俗语、山歌、谚语2万余条(首),以通俗的语言编撰成书。记载川渝方言、川渝俗语、川渝民歌、川渝风俗、川渝谚语、川渝歇后语等,记录本地最后一批方言,借以弘扬和传承优秀地方民族文化。很多年后,当语言已经改变,或许编者就是最后一批记录本地方言的人了。
景惟家乡美,月是故乡明。每一个思乡的游子,都有一份浓浓的乡愁。
朋友,只要您是川渝滇黔人,无论您身在何方,即使远在天涯海角,如果您看到了此书,您会感到如同回到家乡、见到了您的亲朋好友。
珍视方言俗语,就是对文化根脉的呵护,就是对历史的铭记。留住方言俗语,就是留住美。讲乡音,守乡愁,让我们且行且珍惜。